首页 文化文化 孝经
孝经
完结

孝经

孔子 著
1万  字
6  人气
18  章
0  评论
免费阅读 加入书架
APP阅读
作品简介 目录(18章) 作品评论区

本书作者

孔子
作品数 2
粉丝数 0
收藏数 0

《孝经》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。传说是孔子自作,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。清代纪昀在《四库全书总目》中指出,该书是孔子“七十子之徒之遗言”,成书于秦汉之际。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,注解者及百家。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,宋代邢昺疏。全书共分18章。 
《孝经》,记载了孔子向曾子讲述孝道的言论,是儒家十三经之一。《孝经》相传为孔子或曾子所作,但古书往往没有明确的作者,孔子最初的讲述可能是零散的,最终由曾子和曾子的学生慢慢将其整理为系统化的书籍。
《孝经》篇幅较为短小,全书只有一千八百几十字,分为十八章。主要内容是孔子与曾子的对话,将“孝”定义为所有道德的基础,教化产生的源头。论述了孝的终始;天子至庶人的孝道;孝的重要性等问题。
《孝经》有今古二本,今文本在西汉初年由颜贞献给河间献王,当时有长孙氏、江翁等五家注本。汉成帝时,刘向校经时形成新的定本,东汉时马融、郑众、郑玄等作注时都参用这个版本。 汉武帝时,鲁恭王坏孔子宅又出现古文本,二者分章、文字皆有异,孔安国为之注,东汉又有许慎、何休等大儒作注,可惜全部亡佚。 隋代刘炫尊崇古文作《义疏》。后唐玄宗李隆基调和今古出新注,成为通行版本。 除传世本外,在敦煌遗书、西夏文草书、上博简、郭店简等出土文献中也存有《孝经》。
《孝经》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尊崇,汉文帝时就设置了《孝经》博士,即使到了清代,科举时仍要加试《孝经》。 《孝经》传至海外也产生了巨大影响,日本、朝鲜的封建统治者看重《孝经》的教化作用,在本国进行推广。十八、十九世纪,《孝经》进入欧洲,被翻译为几种欧洲文字。 即便在今天,《孝经》对规范社会伦理道德仍有重要作用。

第一章 开宗明义


仲尼居,曾子侍。子曰:「先王有至德要道,以顺天下,民用和睦,上下无 怨。汝知之乎?」曾子避席曰:「参不敏,何足以知之?」子曰:「夫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由生也。复坐,吾语汝。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。立身行道,扬名于后世,以显父母,孝之终也。夫孝,始于事亲,中于事君,终于立身。《大雅》云:『无念尔祖,聿修厥德。』」

同类作品推荐

作品评论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