伏生

伏生

1作品
0粉丝
0收藏
尚书
社会 56章 3.3万字

尚书

《尚书》又称《书》、《书经》,是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,长期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,但是清华简证明传世的《尚书》部分(伪《古文尚书》部分)为伪书。该书分为《虞书》、《夏书》、《商书》、《周书》。战国时期总称《书》,汉代改称《尚书》,即“上古之书”。因是儒家五经之一,又称《书经》。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时发布的政令。&nbsp;<br>《尚书》,原名书,是一部追述上古事迹著作的汇编,儒家五经之一。分虞书、夏书、商书、周书。通行的《十三经注疏》本《尚书》,为《今文尚书》和《古文尚书》的合编本。西汉伏生口述二十八篇《尚书》为今文《尚书》,西汉鲁恭王刘余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,发现的另一部《尚书》,为古文《尚书》。西晋永嘉年间战乱,今、古文《尚书》全都散失了。东晋初,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《尚书》,包括《今文尚书》33篇,与《古文尚书》25篇&nbsp;。<br>《尚书》,即上古之书,亦称“书经”,是一部记言的古史。其内容大多是有关政治的一些言论和史事。今存《尚书》共五十八篇,分为《商书》《周书》《虞书》《夏书》,其中《古文尚书》二十五篇,为东晋梅赜所献,后儒以为是伪作。今人也有不同看法。《尚书》(今文)记录了距今约四千年到二千六百年间虞、夏、商、周时期,涉及政治、宗教、思想、哲学、艺术、法令、天文、地理、军事等诸多领域。<br>《尚书》被列为核心儒家经典之一,历代儒家研习之书。《尚书》就是上古时代的书,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。《尚书》由伏生传下来。传说是上古文化《三坟五典》遗留著作。

书籍详情